Search

週末閱讀了一本醫學人文書籍《當呼吸化為空氣》
這是一本書觸動人心的回憶錄
  • Share this:

週末閱讀了一本醫學人文書籍《當呼吸化為空氣》
這是一本書觸動人心的回憶錄

作者是一名美國神經外科醫師兼作家保羅•卡拉尼提,在燦爛人生結束前,記錄了他思考人涯規劃、探索生命意義,以及直面死亡的心路歷程。

最讓小編動容的是卡拉尼提醫師的敬業和「視病猶親」的態度。一直到生命最後時刻,仍不停歇在照亮他人。這本書再一次見證了醫者的神聖與偉大。

很喜歡卡拉尼提醫師這段話:
「我不覺得自己在任何一天有任何一分鐘質問自己,幹麻從事這份工作,或是這份工作值不值得做。去保護生命的召喚,不只是生命,也包括一個人的自我認同,也許稱之為靈魂也不算過份,其神聖不可言喻!」

他的主治醫師始終拒絕回答還能活多久,但卻經常提醒他:「你得靠自己去找到價值所在;想清楚什麼對你最重要。」這點和小編的主治醫師有點像,廖醫師不和我談存活率,不過也沒有跟我聊那麼哲學,只是告訴我等病況穩定就可以去我想去的地方,哈~😝

同為肺癌四期病患,書中提及的檢查、藥物對我來說再熟悉不過,只是小編很幸運,一路起起伏伏走來也近九年了。小編心想,如果治療病況穩定後,卡拉尼提醫師不要堅持挑起總住院醫師的全副職責,給自己放個長假,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作息,結局會不會不同呢❓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2012年確診肺腺癌四期,歷經化療、標靶、腦部放射治療,目前與癌細胞和平共處中。
View all posts